This new launched project includes profile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 UVA. Through interviews and conversations, we want to explore the question of: "Who we are? " Each month we will discuss a different theme and invite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personal stories and thoughts. The first topic is "passion", we have invited students from each year to share their own stories related to their hobbies and interest. Please check ou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to see the latest story!
24’ 李牧野
复旦 · Go Local
Fall 2020是 “寻找自我的归属与平衡”
上海杨浦区邯郸路,复旦大学校园。这本是一个不属于UVA学生的地方。然而20年秋天,李牧野和其他因疫情而选择Go Local的新生一起,以交换生的身份,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大学时光。
在李牧野看来,「归属感」是他刚来到这所校园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复旦,UVA的同学都住在宾馆里,和大家唯一的联系就是去自习室或者去吃饭,很难有一种在大学的感觉。” 困惑、迷茫,这是李牧野在聊到这个话题时反复用到的词。“我不知道自己是复旦的学生还是UVA的学生。” 对于李牧野而言,UVA的网课形式让他难以去和他人产生真诚而深入的对话。复旦的课则更像是选修课,因为没有专业系统化选择的限制,他的选课有些“五花八门”:现代国际关系、会计学原理、近现代中国性别史……即使选课的本意是想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去领略自己之前未曾了解过的领域,但失去了体制的约束,却让李牧野难以感受到正常的大学学习体验。
好在李牧野最终通过兴趣找到了自己在这个新环境中的一席之地。因为高中时就热爱打飞盘,李牧野一进入复旦以后就加入了飞盘队,甚至在还没开学的时候就去联系了飞盘队队长。在陌生的环境里,复旦的飞盘队是他不再有疏离感的平台。“在这里我能找到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就像是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家。”李牧野说,“虽然我是复旦的交换生,但我并没有感觉和队里的其他人有什么差别,我只是比他们多了一个身份而已。”
可以说,来到复旦以后,「飞盘」是李牧野课余生活的唯一主题。他经常会和飞盘队的队友们一起训练、打比赛,也会一起出去玩。他笑言,“感觉自己像是‘来复旦打飞盘’而不是‘在复旦交流学习’的。” 相同的体育爱好让李牧野很好地融入了飞盘队这个集体,更让他收获了长久的友谊。对他来说,他的「归属感」正是来源于飞盘爱好带来的凝聚力,如同李牧野描述的那样:“体育让大家聚在一起全身心投入当下的比赛里,从而忽视束缚住我们的外部因素。”
在外人的印象里,李牧野是一个善于社交的人。但他其实也是一个有着内向型人格的人。他喜欢自己独处的时间,享受独自思考或是沉下心做自己喜欢的事的过程,这或许跟李牧野的成长经历有关。李牧野的家乡在济南,在一个比起上海小一些的城市里,他有着更多独处的时间。他感到与朋友间的对话也会相对更加深刻,“我会和他们分享一些小心思,聊一些有意义的话题。”
上海是一座大城市,大学比起高中也有更大的学校规模,二者为李牧野带来了在所难免的丰富社交活动。“有时候我会觉得大范围的社交让我挺烦恼的,会让我有点累。”他说道。但李牧野认为找到社交与独处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更为重要。“这两者缺一不可。虽然有的时候我会觉得大范围的社交有些累,但有的时候我也会问问自己是不是该和朋友们出去玩一玩,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想。”
大学对于李牧野也意味着更宽广的视野、更多的信息与资源。“这样看来与大家的社交就更为重要了。大学里有着各种各样抱着各自的野心和目的来到这里的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李牧野认为人际关系是大学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之前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认识一些和自己生活方式差异很大的人,现在我觉得应该要跳出舒适圈去认识他们,这样才能发现自己‘需要或是被需要’。”
「复旦」或是「UVA」,「社交」或是「独处」,李牧野的生活或许不能被这几者完全划分。作为大一新生的李牧野还在不断进行向外和向内的探索,并试图在不同的团体和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与平衡点。
24’ 王正光
复旦 · Go Local
Fall 2020是 “在磕磕碰碰的旅途中发现宝藏”
王正光说,他在复旦的学习体验可以用“跨级打怪”来形容。他努力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也勇于去挑战一些高难度的课程。
作为大一新生,王正光在选了8学分的UVA课程之外,还选择了9学分的复旦课程,而且都是大二大三的高年级课程。他坦言,这样的选课着实有点高强度。比如他选了一门国际金融课,由于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他形容道“感觉上这门课就像是在空中楼阁里直接开始搭第三层一样。” 没有了前两层的基础,让王正光不得不在课余时间花更多功夫学习这门课。
因为对国际方向感兴趣,王正光在复旦也选了一门国际法课程。高中时,王正光选修了IB Human Geography,对海洋法有所涉猎。“十二海里”、“毗连区EEZ大陆架”、“岛屿与大陆同等权益”,他提起这些知识点毫不费力。而国际法这门课像是一个阶梯,延伸了他在高中所掌握的知识面。他提起教授布置和讲解的哥伦比亚与尼加拉瓜的领土及海事争端案,“无论是知识面的深度与广度,还是分析这个案例时的步骤与科学性,比起高中简单的从海洋法搬下来的定义都要进阶很多。”
在课余时间,王正光也去旁听了一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博士生课程“美国亚太政策研究”。他知道自己在基础知识框架上与博士生有着不小的差异,但他也乐于挑战自己。像是挖宝藏一般,虽然过程艰辛,但最终也有宝贵的收获。王正光说,学习到了看待事物时「系统性的分析视角」就是他所发现的宝藏:比如在分析一个国际组织的功能时可以从结构性、功能性、规范性三个方面;研究政策时可以先从最大的地区或者全球“观”入手,然后到政策目标、政策框架,再到具体政策工具。除此之外,王正光也学会去更加细心地处理信息,“尤其是国际层面上的时候,一定要非常非常细心,这样才能挖掘到有价值和揭示意义的线索。” 例如,他曾经对比过肯尼迪以及后一任总统尼克松的就职演说,发现两者对于外交方面截然不同的政策导向。王正光从这两个演讲中看到了美国国力和国内思潮上的变化:“从肯尼迪世界强国的观念再到越战后的尼克松的战略收缩政策,这是美国实力上变化的体现。”
从高中迈入大学,不仅有学术上的挑战,也有心理上的挑战。
王正光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上海平和双语学校度过的。他坦言道,因为从小在一个校园里长大,圈子也一直都是相同的,到了大学突然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与新的人接触,情感上不免会有点陌生感。复旦的同学都是分班制,作为UVA的交换生,王正光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插班生,和班里的其他同学有着说不清的距离感。但他也尝试在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的新环境,“陌生的环境其实也是另一种机会。”王正光说,“我觉得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能向我输入很多新鲜的视角,我们能互补也能互相激励。在陌生环境里,我反而有机会认识很多不同的人与视角,这对我来说收获也是崭新的吧。”
虽然刚开始与复旦的本科生有着距离感,在慢慢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王正光也缓解了内心的隔阂。在国际金融课上,王正光与复旦的学长们一组做了一个有关“日元的避险特质”的项目,从中收获了很多学长们的帮助。“他们真的很乐意来帮助我,我感觉做这个项目像是做了一个实习一样。”王正光不由地称赞起复旦的学长学姐, “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温和、耐心、博学。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我能成为他们这样的人。”
即使刚开始有些磕磕碰碰,王正光在复旦的学习之旅也在逐渐步入正轨。更重要的是,他也在不断地挑战自己,在路途中用自己的力量去发掘那些不会被轻易看见的宝藏。